《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》已于10月25日自治区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,并于12月1日起施行。
发展散装水泥,效宏利巨。我区散装水泥工作从1986年开始起步,到2001年累计发展散装水泥349万吨,经测算可为国家增收节支达143亿元。2001年我区的水泥散装率为761%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。我区发展散装水泥起步较晚,发展不尽人意,散装水泥供应量、率已连续多年列全国倒数三、四位。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区水泥工业发展相对落后,企业规模偏小,产业结构不尽合理,更重要的是我区发展散装水泥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。虽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着手筹划出台散装水泥管理办法,由于诸多原因,直到九十年代末期也没有出台,导致散装工作在我区步履维艰。机构改革后,散装工作归属自治区经贸委管理,经贸委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,调整了自治区散装水泥办公室领导班子。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,新班子上任后于今年6月在原管理办法草案基础上,充分征求各盟市散装水泥办公室、重点水泥企业和用户意见,并会同自治区法制办赴江苏、浙江等省进行立法调研。依据国家关于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方针、政策,借鉴各地经验,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《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。
《办法》包括总则、散装水泥生产管理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、法律责任共四章二十七条。总则部分主要表述了制定《办法》的目的和依据、适用范围,散装水泥主管机关以及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履行的职责;散装水泥生产管理部分主要强调了水泥生产企业供散、水泥制品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的用散比例;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部分细化了征收与管理的操作规程。水泥制品企业、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按《办法》规定使用散装水泥。销售袋装水泥的企业和使用袋装水泥的用户必须按《办法》规定按时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,否则,都是违法行为,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强制执行。
《办法》是我区第一部发展散装水泥的地方规章,并将从2002年12月1日起实施。如何宣传贯彻好《办法》,使其真正落到实处,这是我们广大散装水泥工作者的当务之急。为此,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一、认真理解《办法》的精髓,结合区情,走依法兴散之路。
《办法》的出台标志着我区散装水泥工作从此步入了法制化、规范化的发展轨道,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啤、新的起点,是我们广大散装水泥工作者的“尚方宝剑”,是我们开展散装水泥工作的准绳。它将统揽我区散装水泥工作全局,可使我区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,为加快自治区散装水泥工业提供了保障。《办法》中赋予了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一定的行政执法权,我们即将对全区散装水泥工作者进行全员执法培训,持证上岗执法,配合有关部门,加大执法力度,通过执法来净化水泥市场,达到加速发展散装水泥之目的。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必须依法行政,从严执法,要在提高执法水平上下功夫,不能光顾收费。收费只是一种手段,发展散装水泥才是目的。
二、按照《办法》规定想方设法足额征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。
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属于政府性基金,纳入财政预算管理,实行收支两条线、专款专用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是国家近几年来先后取消227项不合理收费后唯一保留下来附加在产品上的一项收费,财政部、国家经贸委连续三次制定《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,这足以证明国家对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工作的重视。
过去发展散装水泥靠的是行政政策和经济手段两种,对水泥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没有强制性,有时收取专项资金还要看人情面子,导致收取额逐年减少,根本谈不上资金的滚动积累效应。问题的症结还在于缺乏法律手段做保障。这次有了法规,收缴专项资金我们将以法律手段为主,并辅之以行政政策和经济手段。水泥生产企业、使用单位一定要按照《办法》的规定足额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。
三、把宣传贯彻《办法》工作做得扎扎实实,深入到位。
发展散装水泥离不开宣传,在新形势下,大力宣传《办法》显得尤为重要。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,刊登《办法》全文,形式不拘一格,搞好宣传。其次,我们要在12月底召开全区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座谈会,布置盟市宣传工作,争取使《办法》深入到全区每个角度,做到家喻户晓,人人皆知。同时,宣传要有针对性,有的放矢,不走过场,不流于形式,主要分为三个层次,一是对水泥企业的宣传。重点是厂领导、财务和销售人员,让他们首先明白《办法》的内涵。二是对水泥制品企业、混凝土搅拌站的宣传。这些单位是使用散装水泥的固定大用户,宣传的重点放在网点的合理布局、规模效应的形成上。三是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宣传。这些单位分散作业,流动性大,也是宣传的重点和难点,对其宣传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散装水泥发展的快与慢,因此必须加大宣传、协调、服务的力度,才能保证散装水泥工作的快速开展。我们要充分发挥盟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的积极性,重点帮助其结合各盟市实际,制定宣传贯彻《办法》的方案,把《办法》的宣传贯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。
我们要借助党的“十六大”东风,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机遇,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,在开拓中找市场,在困境中求生存,扎扎实实地工作,走依法发散、依法兴散的法制化轨道,谱写我区散装水泥事业的新篇章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